赴欧洲GDR融资继续升温 20家公司发布项目进展情况
炒股就看,赴欧权威,洲G展情专业,融资及时,继续全面,升温司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布项
来源:证券日报
1月份,目进A股上市公司赴欧洲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热情持续,赴欧不仅参与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洲G展情项目进展也频频刷新。融资
1月31日,继续发布公告称,升温司拟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布项记者梳理相关上市公司公告发现,目进1月份共有20家上市公司披露GDR项目相关进展。赴欧其中,6家上市公司筹划GDR项目,14家公司更新GDR项目状态。
受访专家表示,受利好政策影响,去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成功实现GDR上市,今年GDR有望成为上市公司境外融资主渠道之一。此外,随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也将吸引优质境外企业来华发行CDR(中国存托凭证)。
6家新成员选定瑞交所
进入2023年,赴欧洲GDR上市队伍再度扩容,1个月里已纳入6名新成员。除了前述的百克生物,、、等5家上市公司均于1月份表示,拟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对上市公司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与境外资本市场实现对接,助力公司国际化发展。
从上市公司发行GDR的目的来看,通常是为了拓宽境外融资渠道,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如百克生物称,公司发行GDR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公司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能力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公司国际化布局。
“上市公司发行GDR有助于加快促进企业国际业务增长,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投入,深化全球战略布局,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及全球影响力。”花旗银行存托凭证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科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1月份有14家上市公司的GDR项目取得新进展,距离发行上市更近一步。具体来看,14家中5家的GDR项目获瑞交所监管局附条件批准,8家项目获证监会受理,1家项目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记者注意到,上述14家公司中,包括、等多家锂电龙头企业。此前成功实现GDR上市的公司中,、、等公司也均来自锂电行业,且颇受海外资本青睐。例如,格林美GDR发行认购获全球超过50家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额度为计划发行额度的261%。
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执行董事付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不少锂电龙头企业发行GDR,获得众多优质海外机构投资者的认购,得到了境外投资者的认可,预计今年GDR将持续升温,成为上市公司境外融资主渠道之一。
严凯文认为,作为上市公司境外融资的重要渠道,GDR融资会获得越来越多上市企业关注,今年发行GDR的上市公司数量将会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东向业务引业界期待
自去年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新规发布后,先后有、、杉杉股份等10家上市公司GDR成功登陆欧洲证券市场。与此同时,关于东向业务的发展,监管部门也释放出积极信号。
去年12月份,监管部门多次表态,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来华发行CDR。去年12月初,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欢迎海外企业“走进来”,支持来深交所发行融资型CDR,发挥区位优势,拓宽双向融资渠道;去年12月底,上交所官网发文称,将继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安排,加强与全球主要证券市场的合作,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来上交所发行CDR。
严凯文表示,监管部门欢迎海外企业“走进来”。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东西向业务的打通,对于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意义重大。境内外资本可以更加方便地流动,从而提高市场效率,加强国际合作。
付饶表示,随着互联互通相关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将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跨境投资,促进企业跨境融资,并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来华发行CDR。
相关文章:
-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赵维久:打造一批体现首都科技创新特色的标杆上市公司
- 《我与研究所的故事》征文展赏(三) | 赵金厚:“浆糊国际”诞生记
- 上交所发布主板公司信披评价结果 164家连续三年被评为A类
- 市值暴跌3000亿美元后已到谷底?大摩、花旗重新看好特斯拉
- 踔厉奋发启新程 勇毅前行向未来——基金行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 中疾控:低风险区群众离开所在城市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宣昌能: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显现 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香港金管局报告:稳定币的波动性或会蔓延到传统金融领域
- 完美医疗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51亿港元
- OPPO潘塔纳尔开放生态的底气,是坚持十多年的伙伴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