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能源转型要先“立”得足够了 再逐步减少化石能源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 欢
2月25日上午,立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中国转型足够再逐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四川成都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院院源咨员会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杜祥琬以视频方式发表《数字技术与能源转型》主旨演讲。士国少化石
“数字化对提高整个能源、家能家委经济和各方面工作的询专祥琬先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副主”他强调,任杜“今天讲的步减这几个数字,不算数字技术,立但讲能源一定要注意这几个大数,中国转型足够再逐做到‘心中有数’。工程”
首先是院院源咨员会源能源强度。杜祥琬表示,士国少化石目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原来是平均水平的2倍,现在已经是进步了”,下一步,如果把能源强度再降下来,从现在的1.5倍降至1倍,意味着我们每年消耗的煤炭将减少十几亿吨。
另一个“大数”是能源资源禀赋。他表示,国家现在提出“先立后破”,这就要求我们很好地理解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原来一说就是‘富煤’‘缺油’‘少气’。”现在则既要认识到我国化石能源的资源,又要认识到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资源,“这样才有得可立,先‘立’足够了,然后再逐步减少化石能源。”
杜祥琬指出,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仍在80%以上,其中又以煤炭为主。但另一方面,我国煤炭并不富足,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拥有水平的一半,煤炭储采比为40年——石油储采比为18年,天然气储采比为30年,相对油气而言,煤炭是“丰富”的。
“储采比40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2060年前后,即使没有碳中和,煤炭的可开采储量也差不多了。”他强调说,一定要注意节约高效清洁利用煤炭,同时也要逐步发展非化石能源,“这样先立,‘立’得足够了再逐步减少煤炭。”
相关文章:
- 鸿达兴业及大股东债务危机“殃及池鱼”:5万吨氢能项目实施主体成“老赖”,进军新能源好梦难圆
- “取消公摊面积”喜提首个官方层面回应 专家:公摊面积对定价结果影响不大
- 交易商协会:中债增进已收到近百家民营房企增信业务意向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扑灭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需根据相关要求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 雨枫:投资是连接思想到你的账户之间的一个最短的捷径
- 专访吴昊: 美联储“看跌期权”已经不在 避免引爆信用危机才是紧缩政策的底线
- 专家:国企估值偏低 亟需完善契合国企特点的估值方法
- 韩媒:西方妖魔化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危及世界
- 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赴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煤炭流通成本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