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不足十万辆,起亚还能起来么?
2022年,年销毫无悬念起亚在华的不足“翻身”,又一次宣告失败了!起亚起
94345辆,年销随着起亚在华销量的不足公布,其再次下滑了一个级别,起亚起直接是年销跌破了十万大关,相比2021年再度暴跌40%。不足与其巅峰时的起亚起年销65万辆,简直就是年销天差地别的局面,从高高在上跌至万丈深渊,不足就是起亚起那么一瞬间的事!当然了,年销起亚并非没有挽救过,不足它也是起亚起进行了多方的“用力”,但似乎总感觉是姿势有点不太对,一败再败。
与东风高调“分手”,正式更名为“起亚汽车”,自此韩方取得了全面话语权,推新车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了,但是市场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起色,本是寄希望于狮铂拓界这款新车,但拗口的叫法并没有让消费者接受,因此每月的销量都是3位数,整体的颓势是愈发明显了,同时品牌在中国市场也是越来越边缘化,真让人唏嘘!
曾几何时,起亚在华也是个明星品牌,和现代的整体销量连续4年突破百万级,成功跻身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一线阵营,一时风光无限。然而好景不长,从2017年开始起亚在华就开始进入寒冬了,究其原因首先是近年来自主品牌的崛起,逐步抢占了原本起亚的市场;其次就是一系列的政治影响,让起亚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外部原因,其根本原因还在自身实力不够强,无论是智跑Ace、K5凯酷、嘉华还是狮铂拓界,都无法做到让人印象深刻。早些年,起亚之所以卖得比较好,很大原因是因为它颜值高还便宜,相比德系车和美系车的性价比更高,而现在这些优势全被自主品牌学去了,而且在性价比上更吸引人,所以选自主舍韩系就成了必然。
不过这并不是说,自主已经完全超越了韩系车,不妨我们先来看组数据,2022年现代集团全球卖出了684.8万辆新车,其中起亚品牌的销量为290万辆,所以起亚的不行更多是体现在中国市场上。也正是因为销量上的长期不给力,导致了起亚在华的资不抵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其就产生了4375亿韩元(24亿人民币)的净亏损。
正所谓,不挣钱,讨人嫌;没利润,靠边站。销量下滑以及利润减少带来了更可怕的事,那就是在营销方面的缺失,没了大范围的曝光率,也让起亚的存在感越来越低,或许短期内影响并不会很大,可时间一长就容易被消费者所遗忘,进而产生销量再次减少的结果,然后再进入恶性循环之中,久而久之起亚也就真“起不来”了!
除此之外,起亚在新能源方面发展也较为缓慢,起亚规划在未来5年内在华推出6款全新纯电动车,这推进速度与自主品牌完全没可比性,所以你焉能不丢失市场呢?其实韩系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储备并不弱,但就是不知道为啥它不愿意积极推进中国市场呢?而这种懈怠,也终会让其付出代价!
目前,起亚还在“挣扎”,只是没效果罢了;未来,起亚该何去何从,我们还尚未可知。只是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留给它发挥的空间以及时间都在不断缩小,加油吧!
相关文章:
- *ST星星两年虚增营收近47亿元 多名责任人或被终身市场禁入
- 北京农商银行付东升:立足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农情,当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身边人
- 低风险区是什么概念?为何社会面病例占比较高?官方回应
- 关于个人养老金业务,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 潘功胜: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以岭药业:市场上出现假冒“连花”系列产品 保留追责权利
- 娜塔莉·戴维斯:历史学家沉默的过去,可以寄希望于电影
- 人民银行谢丹:正积极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法律修订工作
- 工信部翁啟文: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 创始人沈晖微博停更两个月,销量低迷的威马如何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