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已揽收”却没有下文 整治虚假发货要靠硬约束
来源:经济日报
临近发货时间却突然被告知缺货,已揽收快递显示“已揽收”却迟迟没有下文,显示催问物流进度却被各种搪塞、却没敷衍……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有下硬约很有可能是文整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陷阱中。
虚假发货是治虚指各类电商通过上传快递单号“制造”发货动作,实际上并未真实发货的货靠情况。少数商家由于售前缺乏对订单数及出货量的已揽收合理预判,超额销售后既不愿损失客源,显示又碍于平台制定的却没发货时效规则,便玩起虚假发货把戏,有下硬约为填补库存争取更多时间。文整此外,治虚预售刷单、货靠数据造假和恶意收集买家信息进行转卖也是已揽收虚假发货的常见原因。
商家的虚假发货行为,不仅违反电商平台规则,影响自身信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涉嫌构成欺诈。因为短期货源不足无法及时发货,商家理应与消费者主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但如果刻意玩套路来欺骗,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丢掉口碑和人心。
诚实守信是市场壮大、交易畅通的基础。要有效整治虚假发货乱象、构建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加强平台合规治理和行政监管执法硬约束。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已制定相关规则,提高对商家虚假发货行为的惩罚力度,比如按照商品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消费者赔付红包等。但从平台端来看,惩治虚假发货行为不能一“赔”了之,需采取更多有效规约,如采取下架商品或服务、平台禁入等措施,提升存在此类失信行为商家的违规成本;同时应充分回应消费者维权诉求,畅通维权渠道,形成消费者反馈与商家信用评价的关联机制。
童云斐
相关文章:
- 全国首个规范租房的地方性法规实施!北京今起租房需网签,租金可调控
- 人还在,号没了?江苏省消保委:游戏运营商要把消费者利益放首位
- 《阿凡达:水之道》定档12月16日 有大片在争取同期上映
- 国际油价走高,受三方面利好支撑
- 中国民用航空局:推动北斗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全部完成国际民航组织专家技术验证
- 恒大武汉11宗地块被无偿收回 五年前以56亿价格从嘉凯城手中获得
- 快手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231.3亿元 调整后净亏损6.719亿元
- 央行、银保监会: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 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 国泰君安(香港):予达利食品收集评级 目标价5港元
- 江歌母亲诉刘鑫案今天下午再开庭,刘鑫称有新证据将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