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发布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讯 记者徐友仁 通讯员彭鑫云报道 9月17日,年人在第14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民币《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东盟系统展示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的使用最新情况。
广西与东盟陆海相邻,报告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的发布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年人广西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民币金融开放门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长期在9个边境省区、东盟12个西部省区排名第一,使用其中,报告与东盟国家的发布结算量超60%,始终处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年人第一方阵。在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支持下,民币广西金融学会于2020年最早推出《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东盟这也是全国首个区域性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显示,一是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贸合作深化之力,人民币东盟使用逆势上扬。2021年,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年来增长近20倍。二是中国—东盟货币当局紧密联系,多元货币合作不断升级。截至2021年末,中国分别与越南、印尼、柬埔寨签订了双边本币结算协议;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金额约8000亿元。三是东盟国家金融机构深耕人民币市场,支付清算网络不断健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已有人民币清算行安排。2021年,新增16家东盟金融机构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间接参与者,CIPS全年处理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业务3.3万亿元,同比超50%。四是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市场主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积极拓展,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丰富升级,多项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成功落地。广西、云南、重庆等因地制宜,与东盟加强金融交流合作,提升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的便利度,优化边民互市跨境结算服务。
有关专家表示,《报告》相对全面地介绍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情况,涵盖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最新实践成果,数据详实、分析到位。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和投资不断融合,中国逐步与东盟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金融合作框架。人民币的使用在这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居功甚伟,需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和优化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RCEP协定在2022年生效,中国与东盟的双向贸易投资将更加密切,中国—东盟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融合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契机。未来,要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国际化,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从《报告》内容看,2022年,人民币东盟跨区域使用继续呈增长态势,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随着RCEP的签署,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玩的就是心跳:欧佩克增产传闻引发巨震,油价暴跌后V型反弹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比亚迪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
- 美媒:荷兰抵制美要求限制光刻机对华出口,“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 实控人被刑拘后,董事长又被立案调查!昊志机电大跌15%,曾涉“叶飞爆料门”
- 个人养老金业务即将启动!银行推出预约功能,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 上市险企扩容在即 阳光保险通过上市聆讯
- 沙特爆冷全国放假、卡塔尔室外空调,重金玩足球,中东土豪谁更“壕”?
- “第二支箭”扩容!龙湖、金辉、美的置业三家民营房企获发债信用增进函
- 线上渠道表现不如对手,丸美特招一位电商高管
- 议价能力差,原材料供应存隐忧!IDG突发入股,Growatt能否俘获港股投资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