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发布 明确12项主要任务
原标题:《“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发布 明确12项主要任务
国家减灾委员会近日印发了《“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四五《规划》总体目标锚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规划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基本建立统筹高效、防灾发布职责明确、减灾防治结合、明确社会参与、项主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协调的任务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第二阶段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十四五重特大灾害防范应对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国家规划
在总体目标之下,综合《规划》明确了6个分项目标、防灾发布2大板块12项主要任务。减灾
一是明确围绕完善体制机制,一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项主修订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重特大灾害调查评估制度,完善各类灾害应急预案和各领域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治综合协调机制,完善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工作格局。
二是围绕减轻灾害风险,突出源头管控,将灾害风险评估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建成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编制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预警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将达到90%,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内,力求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风险。
三是围绕高效救灾救助,增设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健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和各项救助政策,加强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灾害发生10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四是围绕夯实防灾减灾基础,部署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重大项目,鼓励防灾减灾救灾产业发展,夯实防灾减灾救灾的基层组织体系,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全国城乡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此外,《规划》对气象预警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十四五”时期基本建成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预报体系,暴雨预报预警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45分钟。加强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实现预警信息5分钟内到达各级防灾减灾责任人,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立分灾种、分区域、分行业的气象灾害风险预估预警服务体系。
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方面,“十四五”时期将加快建设地震监测台网,1分钟左右实现大陆东部2.0级、西部和近海海域3.0级以上地震自动速报,重点地区灾害性地震发生后10秒内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力争作出有减灾实效的地震短临预报。加快开展地震探查区划评估,完成全国地震易发区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编制第六代地震区划图。加快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改造,提高建筑抗震设防能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震后15分钟内提供地震灾害自动快速评估意见,40分钟内提供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结果,60分钟内提供地震趋势研判意见,为高效有序开展地震救援任务提供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践行金融为民使命 护航“银发”办事无忧
- 机构激辩2023年投资趋势 价值风格有望脱颖而出 结构性机会可期
- 开年多只基金下调费率吸引投资者 基金经理:让利于民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 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
- 190亿爆雷?湖南监管:已成立专项小组
- 海关总署:2022年对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5%、5.6%和3.7%
- 全国第六,最难经济大省“交卷”
- 1.72万只私募基金仅三成去年实现正收益 组合策略基金首尾业绩差最小
- 巨头吃饱,民众难熬,总统下台,高油价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 高澜股份拟向慕岚投资定增募资不超4亿元 欲投资10亿元布局储能温控产业